—訪《中共河南省委關於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指導意見》起草工作組有關負責同志
  □本報記者張建新
  《中共河南省委關於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於2013年12月25日經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日前,記者就《指導意見》起草工作和相關內容,採訪了省委《指導意見》起草工作組的有關負責同志。
  《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早發緩定、醞釀充分,是一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是一個科學決策、推動工作的過程
  記者:請介紹一下省委《指導意見》出台的過程。
  答:很高興接受採訪,今天所談內容,都是個人的理解,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指導意見》的起草,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省委見事早、行動快。201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化質量。在緊接著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把推動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列為我省2013年10個重大課題之首,去年5月初正式啟動新型城鎮化的研究工作。二是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省委書記郭庚茂主持召開省委議事會,提出採取省委統籌、四大班子聯動、省級領導同志帶頭、方方面面結合的方式,共同研究新型城鎮化課題,並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就城鎮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長謝伏瞻三次主持召開省長辦公會,聽取四大班子調研情況彙報,研究有關重大問題。三是多方聯動、集思廣益。省四大班子領導同志親自帶隊調研,形成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省直有關部門承擔了研究任務,部分專家學者也積極服務省委中心工作,這些都為文件的起草提供了重要依據。具體起草工作由省委政研室牽頭、省直8個部門參加。《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形成後,兩次大範圍向各省轄市、省直有關單位和研究機構征求意見,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最後提交省委九屆六次全會討論通過。可以說,《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早發緩定、醞釀充分,是一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是一個科學決策、推動工作的過程。
  《指導意見》立足河南實際,創造性提出一些新思路新舉措,力求做到符合中央精神、體現河南探索、順應發展要求
  記者:《指導意見》是如何體現中央精神、突出河南特色的?
  答:結合河南實際,把中央精神貫徹好、落實好是制定《指導意見》的根本原則。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以後,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在深入學習研究的基礎上,將中央確立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都貫徹到《指導意見》中,特別是強調推進城鎮化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更要扎實,方向要明,步子要穩,措施要實。同時,堅持近年來我省在城鎮化實踐中探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如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推動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大力發展縣級城市,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堅持“一基本兩牽動”、“產城融合”,強化城鎮發展的產業支撐,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等。(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立足河南實際,創造性提出一些新思路新舉措,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得來”、“落得住”、“轉得出”;按照生產方式決定生活方式的規律,堅持“五規合一”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產業複合、功能複合的要求,推進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等,力求做到符合中央精神、體現河南探索、順應發展要求。
  推進城鎮化必須遵循規律、因勢利導,既不能消極也不要冒進,成熟什麼推進什麼,有序、分批地解決問題
  記者:如何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
  答:從世界城鎮化發展實踐看,既有遵循規律、合理引導的成功經驗,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不顧實際、無序發展帶來的深刻教訓。因此,省委提出要“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把握好新型城鎮化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確的方向就是新型城鎮化。省委強調要深刻領會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優化佈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基本內涵。比如,以人為本,就是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而不單純是產業的城鎮化、土地的城鎮化、房子的城鎮化。二是把握好積極穩妥基本要求。推進城鎮化必須遵循規律、因勢利導,既不能消極也不要冒進,成熟什麼推進什麼,有序、分批地解決問題,使之成為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三是把握好四對重要關係。就是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城市與鄉村、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領導與群眾這四對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籌推進城市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新型城鎮化的成果。四是把握好四項重點任務。關鍵是解決好人、地、錢、管的問題。要強化“一基本兩牽動”,調動農民積極性,堅持自願、分類、有序的原則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要深化土地管理創新,提高城鎮建設用地效率,增強城鎮化發展的土地保障
  能力。要建立健全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分擔和獎補機制,建立透明規範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為城鎮化建設提供資金保障。要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城鎮化的本質是農民變市民,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這首先要有就業崗位來保障,要有產業來支撐
  記者:省委強調,就業和生計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前提條件,《指導意見》是如何強化就業導向、強調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的?
  答:省委書記郭庚茂多次強調,城鎮化的本質是農民變市民,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而農民進城、城市人口的增加首先要有就業崗位來保障,要有產業來支撐。《指導意見》強調堅持產業為基、就業為本、生計為先,大力加強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等載體建設,加快先進製造業大省、高成長服務業大省建設,強化城市產業支撐,通過壯大產業規模和增加就業崗位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步伐。同時,為確保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得住”,進一步提出要按照織好網、保基本、兜住底的要求,拓寬住房保障渠道、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加強社會保障服務,逐步使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圍繞促進農業人口“轉得出”,堅持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宅基地用益物權、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權“三不變”,消除農民進城的後顧之憂,彌補農民進城個人成本。
  《指導意見》緊緊抓住中原城市群上升到國家層面這一重大機遇,提出以中原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完善協調發展機制,強化“四個推動”
  記者:請問《指導意見》就加快推進中原城市群建設是如何部署的?
  答:從國內外實踐看,城市群是人口大國城鎮化的主要空間載體,是推進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形態和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定不移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推進城鎮化,在中西部地區重點培育成渝、中原、長江中游等城市群。這意味著中原城市群上升到國家層面。《指導意見》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提出以中原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完善協調發展機制,強化“四個推動”:即推動交通一體,加快“米”字形高速鐵路建設,以鄭州為中心打造半小時交通圈和一小時交通圈,以交通樞紐帶動大物流,以大物流帶動大產業,以大產業帶動城市群;推動產業鏈接,促進城市間產業鏈條延伸對接和配套完善;推動服務共享,促進人才、科技等要素高效配置和合理流動;推動生態共建,建立健全區域生態保護修複和污染聯防聯治機制。這些舉措將有力促進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提升城市群整體效應和綜合競爭力,使之成為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③10  (原標題:落實中央精神實現科學決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m84wmlwl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